|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文章閱讀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文章閱讀 仕達未來教育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培訓熱線:0851-28224366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這幾年的生物科學在使“人根源于自然之中”這一點上,已成為必須正視的事實。大多數人以前有舊觀念,認為我們想有主掌萬物的特權,這種想法正在從根本上動搖,其實我們并不是實際存在的實體,而是被其他生命分享著、租用著、占據著。在我們細胞的內部,驅動著細胞,通過氧化方式提供能量,以供我們出門去迎接每一個朗朗白天的,是線粒體,嚴格地說,它們不是屬于我們的,原來它們是單線的小生命,是當年移落到我們身上的殖民者原原核細胞的后裔,很有可能的是一些原始的細菌——大量地涌進人體真核細胞的遠古前身在其中居留下來,從那時起,它們保住了自己及其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樣式復制繁衍,其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與我們的不同,它們生活我們的共生體,就像豆科植物的根一樣。沒有它們,我們將沒法活動的一塊肌肉,敲打一下指頭,轉動一個念頭。 我認為這些線粒體和其他以類似方式定居在我們身體細胞里的生物是為我們工作的。它們的每一氣息都是為我們而呼吸的,但是否也有可能,是它們在每天早晨散布于本地的公園,感覺著我們的感受,傾聽著我們的音樂,思想著我們的思想呢?我想那些綠色植物跟我們 同 命 相憐。它們身上如果沒有葉綠體,就不可能是植物,也不可能是綠色的。是那些葉綠體經營著光合工廠,生產出氧氣供我們大家享用。但事實上,葉綠體也是獨立的生命,有著它們自己的基因組,編碼著它們自己的遺傳信息。 我們細胞核里攜帶的大量DNA,也許是在細胞的祖先融合和原始生物在共生中聯合起來的年月里,不知什么時候來到我們這里的。我們的基因組是從大自然所有方面來的形形色色指令的集結,為應付形形色色的意外情況編碼而成。就我個人而言,經過變異和物種形成,使我成了現在的物種,我對此感激不盡。不過,幾年前還沒有告訴我這些事情的時候,我還覺得我是個獨立體,但現在卻不能這樣想了。 生命同一性讓很多人都吃驚的原因很可能是這樣的;我們歸根結底都是從一個單一細胞演化而來的。這個細胞是在地球冷卻的時候,由一響雷電賦予了生命。作為一母細胞的后代,我們才成了今天的樣子。我們至今還跟周圍的生命有著共同的基因,而草的酶和鯨魚的酶之間的相似,就是同種相傳的相似形。 1.1. 文中劃線處的“同命”一詞指的是( )。 A.細胞核里攜帶大量的D.NA. B.被其他生命分享著、租用著、占有著 C.從一個單一細胞演化而來 D.原始細菌大量地涌進人體真核細胞 1.2. 下列對原文所闡釋整理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人是植根于自然的 B.其他單獨的小生命與人共生于一體 C.人的基因組中的基因,與其他生命中的基因有著同一性 D.人的細胞核里攜帶的DNA與線粒體的DNA有著相似形 1.3. 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除了線粒體以外,還有許許多多小生物在我們細胞內工作著 B.細胞的祖先在融合與原始生物共生中聯合起大量的DNA C.我們的細胞們是讓我們長育成人的純種的實體 D.葉綠體也是定居在綠色植物體內的外來生物 1.4.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線粒體是遠古前身在真核細胞中居留下來的 B.線粒體是我們體內安穩的、負責的寓客 C.地球上所有生命跟我們有著共同的基因 D.我們和地球上其他生命一樣,是從同一母細胞演化而成的 1.5. 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人定勝天的觀念始終沒有動搖 B.線粒體與我們是共生體,所以它的一切與我們相同 C.線粒體與我們的關系就像葉綠體與綠色植物的關系一樣 D.地球上的生命多樣性比同一性更令人吃驚 按照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總能耗中的比例是15%,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傳統能源比例仍達85%。在此背景下,“節能提效”被提到了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首選位置上。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一個經濟模式,包含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其中,新能源的發展前景被市場看好。但目前來看,新能源尚無法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化石燃料仍將在我國能源構成中居主導地位,新能源還只是作為化石能源的補充角色而存在。此外,從節能減排的投資效果看,目前提高能效對“低碳”的貢獻也遠甚于新能源。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能效項目“萬元投資”形成的節能能力為5噸標準煤/年左右,而風能和太陽能項目投資形成的節能能力不足1噸標準煤/年。能效項目投資有明顯的優勢。 從全世界的情況分析,節能在今后實現低碳經濟過程中總的貢獻率將達到60%—70%,然后才是依靠能源結構的調整,以及到沒有其他辦法的時候采用造價昂貴的碳封存技術。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應把大力開展節能放在首位,從節能和減排的一致性方面強調低排放發展;其次,把大力開發傳統能源中相對低碳的能源如天然氣、核能和水電等作為近期調整能源結構、減少排放的主要發展方向。 不過,目前我國地方政府所走的“低碳”路徑與此并不一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中國已有近20個省市提出要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個城市提出把新能源作為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不少地方認為,發展低碳經濟就是發展新能源。但是,低碳經濟不能等同于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只是低碳經濟中的一部分。并且,大規模地、盲目地上馬新能源項目,更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 2.1. 根據上述材料,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不包括( )。 A.大力發展新能源 B.不斷提高能效 C.努力減少排放 D.盡快開采化石燃料 2.2. 下列關于新能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新能源發展前景看好,但目前無法取代傳統能源 B.從全世界來看,目前新能源對低碳經濟的貢獻率低于能效項目 C.在中國,發展新能源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最有效的途徑 D.目前大規模地開發新能源項目,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 2.3. 下列關于節能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通過發展新能源才能實現節能 B.節能主要是指傳統能源的高效利用 C.節能項目的投資回報比新能源開發項目要低 D.目前節能和發展低碳經濟之間依然存在矛盾 2.4. 目前,不能把發展新能源作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首選措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包括( )。 A.發展新能源的技術要求比節能減排要高 B.未來傳統能源在總能耗中的比例依然很高 C.節能減排比能源結構調整對實現低碳經濟的貢獻率要高 D.節能減排的投資效率比開發新能源要高 答案與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本題屬于詞句理解題。 本文集中論述了“生命同一性”。我們人類并非“有主掌萬物的特權”,“而是被其他生命分享著、租用著、占據著”。緊接著說“綠色植物跟我們同命相憐”,顯然這里的“同命”是指B項“被其他生命分享著、租用著、占有著”。故正確答案為B。 A、C雖然符合常識,卻不是這里“同命”的意思。 原文提到當初線粒體是如何進入人體的,并沒有說到原始細菌曾經大量涌入植物體內。因而D項錯誤。 1.2.答案: D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判斷題。 原文說到“線粒體是當年移落到我們身上的殖民者,原核細胞的后裔……其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與我們的不同……”可知D項“人的細胞核里攜帶的DNA與線粒體的DNA有著相似形”這一推斷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D。 A項可由首句“這幾年的生物科學在‘人根源于自然之中’這一點上,已成為必須正視的事實”可推出。 B項可由“原來它們是單線的小生命,是當年移落到我們身上的殖民者原原核細胞的后裔……它們是我們的共生體”推知。 C項可由“我們至今還跟周圍的生命有著共同的基因”推知。 1.3.答案: A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判斷題。 B項可由“我們細胞核里攜帶的大量DNA,也許是在細胞的祖先融合和原始生物在共生中聯合起來的年月里,不知什么時候來到我們這里的! C項可由“嚴格地說,它們不是屬于我們的,原來它們是單線的小生命”“我們的基因組是從大自然所有方面來的形形色色指令的集結”推知。 D項可由“那些綠色植物跟我們同命相憐”“葉綠體也是獨立的生命”推知。 A項錯在無中生有,無法從文中推知。故正確答案為A。 1.4.答案: A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判斷題。 A項應該為“線粒體在真核細胞的遠古前身中留下來”,而非“遠古前身在真核細胞中留下來”,故正確答案為A。 C項可從"我們至今還跟周圍的生命有著共同的基因"推知。 B項可由“線粒體在我們細胞的內部,驅動著細胞,通過氧化方式提供能量,以供我們出門去迎接每一個朗朗白天!薄皼]有它們,我們將沒法活動的一塊肌肉,敲打一下指頭,轉動一個念頭”可推知。 D項可由“我們歸根結底都是從一個單一細胞演化而來的”推知。 1.5.答案: C 解析: 本題屬于細節判斷題。 原文第一段“認為我們想有主掌萬物的特權,這種想法正在從根本上動搖”說明A項是不符合原意。 由原文“它們(線粒體)保住了自己及其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樣式復制繁衍,其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與我們的不同”可知,B項不符合原意。 由原文“生命同一性讓很多人都吃驚的原因很可能是這樣的……”可知D項是不符合原意的。 C項“線粒體與我們的關系就像葉綠體與綠色植物的關系一樣”符合原意,故正確答案為C。 2.1.答案: D 解析: 此題屬于細節判斷題。第二段首句對低碳經濟下了定義:“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一個經濟模式,包括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潔能源的開發”,發展新能源、提高能效和減少排放都符合低碳經濟的定義。而盡快開采化石燃料是開采傳統能源,不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措施,故正確答案為D。 2.2.答案: C 解析: 此題屬于細節判斷題。 文章第三段提到,“當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應把大力開展節能放在首位”,最后一段也說到“大規模地、盲目地上馬新能源項目,更有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所以C選項發展新能源是發展低碳經濟最有效途徑,存在明顯錯誤。A、B、D的說法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 2.3.答案: B 解析: 此題屬于細節判斷題。 文章第一句提到“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一個經濟模式,包含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潔能源的開發!惫蔅項中節能主要是傳統能源的高效利用正確。A說法錯誤,除了發展新能源,提高傳統能源的能效更能實現節能。C項錯誤,通過文章第二段可知,節能項目的投資回報比新能源開發項目要高。D項錯誤,節能和發展低碳經濟并不構成矛盾,節能正是發展低碳經濟的組成部分。故正確答案為B。 2.4.答案: A 解析: 此題屬于細節判斷題。文章第一段指出,按照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在總能耗中比例為15%,傳統能源比例為85%,所以B說法正確。第三段首句提到節能在實現低碳經濟過程中的貢獻率達到60%—70%,C說法正確。第二段末句通過研究報告顯示出節能減排的投資效率比開發新能源的投資效率要高,D說法正確。A項為技術問題,文中并未涉及。故正確答案為A。 |